简易的耳穴疗法
重拾健康易耳穴疗法
比起滥用止痛药物
我们有更好的面对方式
用非侵入性的穴位疗法
自我调理亚健康问题
耳穴疗法的简史
耳穴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,传统耳穴疗法可追溯至2100多年前。
《 黄帝内经• 灵枢》中首次提出耳穴诊治疾病的原理。
《 阴阳十一脉灸经》书中有耳脉记载。
最著明的清代医学家张筱衫《 推拿要诀》,详细记载望耳廓诊病,并印制世界第一张耳背穴位图,对后人影向极大。
1956年法国医学博士诺基尔提出了42个耳穴点的耳穴图及倒置胚胎的耳穴分布规律。
首此提出「倒置胚胎」学说 是由法国医学博士保罗• 诺基尔於1950年得益於一个临床案例。
经络学说
经络属於人体气血循环系统的通道,经气流通使人体各脏腑器官的活动能互相配合、 互相影响,在耳上构成一个网络,从而将耳与全身有机地联系在一起。
心痛在心区
咳嗽在肺区
肝痛在肝区
胃痛在胃区
阳萎在肾区
妇科在子宫区
痔在直肠区
不寐(失眠)在神门
神经型态分布学说
耳廓分布有丰富的神经,如来自脊髓颈丛的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,或是来自脑神精的颞神经、 面神经、 迷走神经... 等,这意味著耳廓与内脏、 腺体之间有密切相关,且具有高度的敏感性。
生物全息理论学说
人体的脏腑器官在耳这个全息胚上有相对应的位区,通过观察耳部某些精确位置,可以用之对应脏腑器官的生理病理变化。
耳穴疗法还有其它学说,如生物控制论学说、 神经反射学说、 生物电学说、 调整免疫功能学说、 机体应激反应学说... 等,总之,耳是人体健康的镜子。
穴位功能取穴
如风溪穴有祛风止痒之功效,故皮肤瘙养、 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可取之。
枕区有镇静止晕的作用,头晕、 晕车 晕船可取之。
耳尖、尖屏有退热功效,发热常选取二区。
观耳、触耳查健康
双耳为肾之窍,更是「宗脉之所聚」,在耳廓上分部有全身脏器和肢体的反应点,人体内部脏腑的虚实、气血的盛衰、 津液的盈亏以及疾病的轻重顺逆,都能通过这些反应点表现在耳朵上,使耳成为监测人体功能的「显示器」°
除了望诊外,触诊也是耳诊疗的重要组成部分,他是透过触摸按压,分辨耳部温、 凉、 润、 燥、软、硬、肿胀、包块以及患者对按压的反应(如疼痛、喜按、 拒按等)以判断疾病的部位和性质。
耳穴定位与主治
耳的分布规律:
1.耳垂→面部
2.对耳屏→头脑;神经系统
3.轮屏切迹→脑干
4.耳甲腔→胸腔
5.耳甲艇→腹腔
6.对耳轮→躯干;运动系统
7.耳舟→上肢
8.对耳轮上脚→下肢
9.屏间切迹→内分泌
10.耳屏→咽喉;内鼻;鼻咽部
11.屏上切迹→外耳
12.耳轮脚→膈肌
13.对耳轮下脚→臀部;坐骨神经
14.三角窝→盆腔;内生殖器
耳穴命名规律:
重拾健康易耳穴疗法
比起滥用止痛药物
我们有更好的面对方式
用非侵入性的穴位疗法
自我调理亚健康问题
耳穴疗法的简史
耳穴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,传统耳穴疗法可追溯至2100多年前。
《 黄帝内经• 灵枢》中首次提出耳穴诊治疾病的原理。
《 阴阳十一脉灸经》书中有耳脉记载。
最著明的清代医学家张筱衫《 推拿要诀》,详细记载望耳廓诊病,并印制世界第一张耳背穴位图,对后人影向极大。
1956年法国医学博士诺基尔提出了42个耳穴点的耳穴图及倒置胚胎的耳穴分布规律。
首此提出「倒置胚胎」学说 是由法国医学博士保罗• 诺基尔於1950年得益於一个临床案例。
经络学说
经络属於人体气血循环系统的通道,经气流通使人体各脏腑器官的活动能互相配合、 互相影响,在耳上构成一个网络,从而将耳与全身有机地联系在一起。
心痛在心区
咳嗽在肺区
肝痛在肝区
胃痛在胃区
阳萎在肾区
妇科在子宫区
痔在直肠区
不寐(失眠)在神门
神经型态分布学说
耳廓分布有丰富的神经,如来自脊髓颈丛的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,或是来自脑神精的颞神经、 面神经、 迷走神经... 等,这意味著耳廓与内脏、 腺体之间有密切相关,且具有高度的敏感性。
生物全息理论学说
人体的脏腑器官在耳这个全息胚上有相对应的位区,通过观察耳部某些精确位置,可以用之对应脏腑器官的生理病理变化。
耳穴疗法还有其它学说,如生物控制论学说、 神经反射学说、 生物电学说、 调整免疫功能学说、 机体应激反应学说... 等,总之,耳是人体健康的镜子。
穴位功能取穴
如风溪穴有祛风止痒之功效,故皮肤瘙养、 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可取之。
枕区有镇静止晕的作用,头晕、 晕车 晕船可取之。
耳尖、尖屏有退热功效,发热常选取二区。
观耳、触耳查健康
双耳为肾之窍,更是「宗脉之所聚」,在耳廓上分部有全身脏器和肢体的反应点,人体内部脏腑的虚实、气血的盛衰、 津液的盈亏以及疾病的轻重顺逆,都能通过这些反应点表现在耳朵上,使耳成为监测人体功能的「显示器」°
除了望诊外,触诊也是耳诊疗的重要组成部分,他是透过触摸按压,分辨耳部温、 凉、 润、 燥、软、硬、肿胀、包块以及患者对按压的反应(如疼痛、喜按、 拒按等)以判断疾病的部位和性质。
耳穴定位与主治
耳的分布规律:
1.耳垂→面部
2.对耳屏→头脑;神经系统
3.轮屏切迹→脑干
4.耳甲腔→胸腔
5.耳甲艇→腹腔
6.对耳轮→躯干;运动系统
7.耳舟→上肢
8.对耳轮上脚→下肢
9.屏间切迹→内分泌
10.耳屏→咽喉;内鼻;鼻咽部
11.屏上切迹→外耳
12.耳轮脚→膈肌
13.对耳轮下脚→臀部;坐骨神经
14.三角窝→盆腔;内生殖器
耳穴命名规律: